2018年3月起我在熊本学园大学(下简称为学园大)度过了为期一年的留学生活,收获颇多,感触颇多。
到日本熊本的第一天,会讲中文的北原老师亲自开车来机场接我。从机场到宿舍的路上她很亲切的用中文和我对话,了解一些我的基本情况,向我介绍熊本,可能是担心我还不习惯用日语一开始北原老师很亲切地用中文和我聊,之后用特意放慢的日语的和我聊天以保证我能听懂。
之后的一周,学园大国际教育课为所有春季的交换留学生安排了住民登记、国民健康保险登记、办理银行卡、选课指导、校园参观、宿舍设施使用说明会,交通规则说明会等活动。为我们省去了不少的麻烦,使我们能更顺利的开始这边的留学生活。在开学办理手续期间我们都是集体活动,所以我们能借此机会与其他国家的留学生沟通,交流,建立友谊。交换留学生的日语水平良莠不齐,用日语沟通时难免困难重重 ,于是大家都非常积极地使用英语,说不来就用手机的翻译器加上滑稽的肢体语言、再或者就用手机直接展示图片,各种搞笑的沟通方式减少了彼此初到异国的不安感。
(交换留学证明书颁布会合照)
校园生活
交换留学生的选课是不受专业和年级限制的,但日本资格考试的课程除外,全专业全年级的课都可以选。但是交换留学生的在校学习基本还是以日语课为主。在学期开始前,会对全体交换留学生的日语能力分级考试(笔试和面试),按照结果将学生分为初级、中级、上级、超级四个等级。初、中、上有对应水平的日语课,超级则不需要上日语课。除了日语课外,还有一些专门对留学生开放的课,例如日本文化演习、国际交流、日本文化研讨、演习3(后面会简单介绍)等课程。日本文化演习课上数名老师为我们讲解日本的一些文化(茶道、禅道、动画、小说、陶艺等),有时会具体用某作品为例解析其中的内涵,有时则结合理论课开展校外实践课(体验茶道、禅、陶艺等)。国际交流和日本文化研讨是留学生与日本学生一起上课,上课主要围绕某一主题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演习3是由一名在日生活多年的美国老师Masden开的课,每一个学期会有一个明确的大主题以及一些自由讨论。大主题例如春学期的水俁病,秋学期的长崎核爆。大部分课程时间用来深入了解主题内容,接近尾声会有实地见习,例如探访水俣病患者和长崎核爆的生还者,参观资料馆等。此外,还有不少有趣的公选课,例如心理学、人类文化学等,在学习日语的同时学习专业知识。
(参观Suntory啤酒工厂合照)
宿舍生活
我们在学园大的国际交流会馆生活。这里有二十几名留学生,三人一个套间,一人一个单间。另外,国际教育课会安排数名日本人学生住在会馆,一方面对留学生的学习进行辅导,另一方面增加留学生与本国人接触的机会。大家时不时会自发的举办派对,例如章鱼烧派对,火锅派对等,在学习的空闲中一起进行娱乐活动。此外,这里还有一名国际教育课的职员与安保员轮流值班,确保在住学生的安全及日常生活的顺利进行。这一年的生活下来,收获最多的地方就是厨房,或者说餐厅是人与人之间互相交流的重要场所。无论每个人的生活有多大的差异,但我们吃饭的时间段都是差不多的,我几乎就是在厨房认识了所有的留学生的。我们从料理的话题开始,从而无限延伸。虽然文化差异是存在的,但我们还是能非常愉悦的畅谈。从他们的口中,我慢慢的了解到了许多国家的趣闻趣事,开阔了我的眼界。
(2017年秋季交换留学生送别会合照)
其他活动
在熊本的留学生数量出乎意料的多,留学生的交流协会之类机构的许多活动得以顺利开展。这些活动大部分对留学生是免费的,例如浴衣、和服的试穿,正月料理的制作,火之国祭游行等文化体验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我在了解日本文化的同时还与其他国家(印尼、越南、英、美、韩、加拿大等)的留学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不就是所谓的“国际”交流吗?。另外,还有一些志愿者活动,例如日本高校的国际文化交流(向日本高中生介绍母国文化),高森漫画camp(为活动举办方和漫画家翻译)。学园大国际教育课的老师会把活动的信息发到每个人的邮箱,恰恰是这些活动才让我们有了更加精彩丰富的留学生活。
(高森漫画camp我所在的小组合照)
结束了一年的交换留学生涯,回到了深大。但是在留学中交到的朋友,获得的感悟都会一直伴随着我。真的非常庆幸能有这样一次机会到熊本交换留学,这一年的时光值得我一生慢慢回味。